如何挑選好的香草豆莢

香草莢形象照

市面上能購買的香草莢品項很多,除了台灣本土的香草豆莢,台灣進口的香草豆莢以馬達加斯加、印尼和巴布亞新幾內亞為主,主要的品種以vanilla planifolia為主,可稱作波本香草或是墨西哥香草,與大溪地香草莢相比,偏木質與焦糖香氣,濃度高的話,可能還略帶一些烏梅味,波本香草也是市場上最大宗的香草莢,天然的香草莢除了香草醛外,還有多種香氛因子與氨基酸,與化工合成香草醛的單一調性可是無法相比的,因市售的香草莢皆採玻璃試管與真空包裝無法直接嗅聞香氣,所以從外觀辨別好的香草莢就很重要首先要選擇。


首先我們選擇:
1.我們挑選較長的香草豆莢,長度約17~18公分以上越長的果莢,果徑則越粗,自然香草籽含量多,避免短莢可能種子過少的問題
2.觀察外觀,果莢看起來柔軟飽滿,香草莢的含水率約24%~38%之間,含有水分的豆莢,顏色為黑棕色,過度乾燥的果莢,缺乏彈性,無香氣,顏色為較淡的咖啡色
3.果莢完整無破損,顏色均勻,且富含光澤與油脂,外觀看起來有些油亮,油脂雖然不一定是標準,但這層油脂能保護香草豆莢,避免發霉的情況
4.如果有發現香草莢上有白色的針狀物體,看似發霉,不要誤會,這是香草醛與空氣接觸後的結晶,代表果莢的香草醛含量很高,千萬別誤會


以上這4點可以簡單的來判斷香草莢的好壞,但購買後拆封後可以嗅聞它的香氣,也希望能符合您的標準,挑選優質的進口商與品牌是相當重要的。

我們也拍攝一系列香草豆莢的影片,歡迎大家訂閱與分享。

 

 

 

 

 

 

9月份-香莢蘭豆莢

香草豆莢剖面

恭喜各位蘭友,香草豆莢能熬過今年5月份的高溫還有生理落莢,但實際上殘留的豆莢,還需要經過一段漫長的240天的成熟時間,這段時間還有其他狀況會發生,也請勿提早採收,因為香莢蘭的食用部位是果莢內的種子,所以種子的數量多寡是優質果莢的關鍵,所以請大家耐心等候,花期約6月初結束,果莢約明年的1-2月份成熟採收,才是正確的時間點,提早採收的果莢雖然外觀沒有太大的差異,但是縱向剖面的果莢,內含的種子數量極少,還有部分的種子未發育完全,所以提早採收是絕對不正確的,以下附上9月份拍攝的果莢照片提供給大家參考。

這次從園區採樣了不同區域的三條果莢,拍攝縱向剖面,發現果莢有咖啡色的種子與細小白色未發育的胚,咖啡色的種子可能是發育不完全的種子,因5月份的熱障礙而造成的狀況,而白色未發育的胚不知道是否跟熱障礙有關,後續的發育狀況需等到10月待觀察,所以果莢還需要花更多時間等待,剖開果莢的汁液建議戴上手套,避免碰到皮膚會有刺癢的情況。

香莢蘭的人工授粉歷史

查爾斯·莫倫

查爾斯·莫倫(Charles François Antoine Morren) 1807 年 3 月 3日出生於根特,他發現了香莢蘭的花朵,是由群居且無刺的 Melipone 蜜蜂授粉的,這種蜜蜂只出現在墨西哥,避免了其他國家的自然授粉,西班牙征服者-科爾特斯將香草帶到歐洲,但 300 多年來,香莢蘭一直無法結果,當時授粉機制一直是個謎,1839年,莫倫是第一個發現人工授粉方法的人,他曾描述到他指出,大自然無疑賦予墨西哥氣候以影響,一個地區的昆蟲種類的缺失,無法受精。 他寫道,要給香草植物施肥,你需要手工完成,因此當植物要受精時,有必要將花粉升高或剪掉,並使花粉和柱頭表面直接接觸,受精永遠不會失敗,這使得在法國殖民地種植香草成為可能,有資料說明,他並沒有明確的說明,該如何人工授粉,也因為當地並不適合種植香草,並且沒有在商業上部署,所以人工授粉方式並沒有被廣傳,他發現香莢蘭需要人工授粉,比1841年留尼旺島的奴隸艾德蒙還要早。

查爾斯·莫倫年輕時的肖像

 

資料參考與相片出處

維基百科

莫倫,C.(1838 年)。Recherches sur le movement et l’anatomie du Stylidium graminifolium。嗯。阿卡德。羅伊。科學。et belles lett., Brux。
Morren, C. (1853) Souvenir phénologiques de l’hiver 1852–1853。Bulletin de l’Académie Royale des Sciences, des Lettres et des Beaux-Arts de Belgique。Tome XX, 1e party, pp. 160–186。

香草莢的歷史-人工授粉的發現

Edmond Albius 艾德蒙 (1)

香莢蘭的花朵因自然授粉的機率約不到10%,所以人工授粉的技術是相當必要的,但是你知道當時香莢蘭傳入歐洲的時候,卻沒人知道要人工授粉嗎,1820年 法國殖民者將香莢蘭帶到留尼旺島和模里西斯栽培,在墨西哥以外的地方種植香草是很困難,在墨西哥香草是由蜜蜂授粉的,植物學家對蜜蜂如何授粉感到困惑,故事的主角艾德蒙(Edmond Albius​)一名出生於1829 年,於聖蘇珊娜(Sainte-Suzanne) 的孤兒,他的母親-梅莉絲死於難產,他從未見過父親-潘菲爾,後者在19 歲時去世,被他的情婦送到她兄弟-費雷奧爾·貝利爾-博蒙特(Bellier-Beaumont)的園區工作 ,主人他在島上以植物學和園藝方面的技能而聞名,當時的奴隸制度,艾德蒙從小就跟著主人從事著園藝管理的工作了解花卉、蔬菜和水果等,主人也對艾德蒙灌輸了對植物學的熱情,主人他收到了 20 株香香莢蘭,二十年後只有一株倖存下來,儘管它倖存下來,但始終沒有結果,博蒙特一直對園區不會結果的果樹,一直有著很大的困擾,艾德蒙時常會花了幾個小時研究種植園的植物樣本。


在 1841 年留尼汪島的一個早晨,主人發現了從未結果的香莢蘭,結了兩條豆莢,艾德蒙說是他將花朵進行了授粉才結出果實,博蒙特一開始不相信,幾天後園區有更多花朵盛開,艾德蒙展示了他用一根比牙籤稍大的細棍子,讓花朵授粉,幾天後年輕的艾德蒙被運送到留尼汪島,向其他種植園的奴隸展示他的技術,法國人將此稱為le geste d’Edmond-愛德蒙的手勢,人工授粉方式漸漸的島上盛傳,此技術也傳到了馬達加斯加與模里西斯,島上開始大量種植香莢蘭,這一發現永遠改變了香草產業,為留尼汪島上一個垂死的產業注入了活力,1858 年留尼汪能夠將 2 噸香草莢運回法國,到 1867 年增加到 20 噸,到 1898 年增加到 200 噸,島上還是有許多人不相信艾德蒙會發現此技術,有人說是因為他與主人爭吵會蓄意破壞花朵,或者當事情發生時他正忙於在花園裡引誘一個女孩。


1848 年底,殖民地的所有奴隸都被解放了,但博蒙特在六個月前授予了愛德蒙自由,但他的授粉技術未獲得任何個人的收益,自由後的艾德蒙改名為阿爾比烏斯(Albius)愛德蒙的姓氏是 Albius,拉丁語中的{白人}的意思,有些人懷疑這是對充滿種族歧視的留尼汪島的讚美,其他人認為這是對命名註冊的侮辱,博蒙特曾經寫信給州長,要求為阿爾比烏斯提供現金津貼,以表彰發現此技術的作用,但沒有得到任何回應,他從孤立的種植園搬到了聖丹尼斯市,但在解放後充滿種族歧視的氛圍,生活變得艱難困難,當時他在法國駐軍的一名軍官的家裡,找到了一份廚房僕工的工作,但很可惜的,某一天晚上,屋內發生了一起搶劫案,一名白人婦女因此受傷,雖然涉及幾個人,但受到指責並被判處10年徒刑(資料是10-5年),但考慮到愛德蒙對群島香草產業的貢獻,博蒙特寫信給州長請求寬大處理,他的刑期被減為 5 年(實際上有減刑為3年,但實際時間有待商榷),出獄後,晚年有結婚,由於缺乏其他機會,他在博蒙特的園區附近定居,於聖蘇珊的公立醫院去世了。這是一個貧窮而悲慘的結局。


後續因艾德蒙奴隸的身份,有不少人拒絕承認或是詆毀他的成就,法國植物學家讓·米歇爾·克勞德·理查德(Jean Michel Claude Richard)聲稱他在 3 或 4 年前開發了相同的手工授粉方法,當他訪問留尼汪島向其他園藝家展示此技術時,艾德蒙一定在旁親眼目睹,當時法國的媒體,還傳出艾德蒙其實是白人的消息,可見當時的種族歧視是相當嚴重且可怕的,後續的研究資料可以說明艾德蒙是獨立發現人工授粉技術,但可能不是第一個提出手工授粉技術的人(很明顯已經有幾個獨立的發現),但此技術也因為他的身份,在產地能快速的流傳,而使產量可以超越墨西哥,成為世界最大生產的國家,於留尼旺島的北邊,還保留艾德蒙的雕像,保留他的記憶和遺產,對此表達他對香草產業的重大貢獻。


這座紀念碑就是奴隸 Edmond Albius 於 2004 年 5 月 10 日,位置是在留尼旺島-聖蘇珊(Sainte-Suzanne),叫Bocage的地方,它是對年僅 12 歲的奴隸的致敬,要注意到銅像並沒有穿鞋,當時的奴隸不得穿鞋或戴帽子,他發現如何將香莢蘭人工授粉,因為島上沒有進行授粉的昆蟲,這種方法徹底改變了香草的種植方式,這尊青銅雕塑由藝術家 Jack Beng-Thi 設計,代表了手持香莢蘭植物的奴隸,雕像被封閉在一個圓形石牆內,上面覆蓋著描述奴隸制和奴隸貿易的訊息版,當地有一條以他命名的街道、一所學校,要我們記得永遠不要忘記這個 12 歲的黑人男孩如何改變了世界。

 

香草莢-SGS-473項農藥殘留檢驗

香草莢SGS-473項檢驗報告 (2)

香莢蘭的種植,蟲害相當少,種植的農戶皆可以往友善耕作與有機耕作的方向邁進,農產品不外乎都有農藥殘留的疑慮,再加上未來有出口的可能,未來希望每年都可以做一次農藥殘留的檢驗,目前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的規定,農藥殘留的簡樣品項約為380個項目,市場上不少檢驗公司,選擇SGS的原因不外乎就是較有公信力,香草農夫也選擇最高的473項農藥檢驗,當然費用也是略高一些,檢驗報告均未檢出,請大家可以安心使用。


為加強殘留農藥之管理,依據食品安全衛生管理法第三十八條規定:「各級主管機關執行食品、食品添加物、食品器具、食品容器或包裝及食品用洗潔劑之檢驗,其檢驗方法,經食品檢驗方法諮議會諮議,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並配合「農藥殘留容許量標準」修正,爰擬具「食品中殘留農藥檢驗方法-多重殘留分析方法(五)」,其修正要點如下:
一、檢驗品項由三百七十三品項增加至三百八十品項,增列七品項分別為 benzovindiflupyr、布芬草、賽安勃、賽派芬、fenpyrazamine、nitenpyram 及賜加落。

香莢蘭-高溫對果莢的影響

2020年開始的連續高溫,極端氣候對作物造成影響,今年2021年5月15日台南玉井有飆出40.2度高溫,查詢了氣象站2019年5月份的資料,當年台南最高溫度才33.9度,足足多了快6度,蘭科植物的子房發育需透過授粉來誘發,雖子房已經膨大,約1個月後才能完成受精,但高溫可能會阻礙花粉管的生長,導致胚珠無法發育為種子,會出現的狀況有:

1.園區大量落莢,沒有受精或是受精不佳的果莢會自然掉落,稱為「生理落莢」
2.果莢非成熟期間就黃化開裂,時間約在11~12月份
3.香草果莢內種子發育不完全,且種子量極少

預防方式有:
1.5~6月份須做好降溫動作,增加內遮陰、風扇、保持通風等。
2.水份管理加強,KP液態肥料每周噴灑一次。

情況發生所該做的紀錄:
1.香莢蘭授粉時間(開始至授粉結束)
2.落莢時間(開始至結束)
3.落莢率(6月以後還宿存的果莢/授粉成功的果莢)
4.栽種地點(方便找到附近的氣象資料)
再給桃園農改場葉博士做研究,也請蘭友多多分享此狀況
果莢還未達採收期出現黃化裂莢的情況。
果莢內部許多種子皆發育不完全。

香草莢-香草醛結晶

香莢蘭-香草莢香草醛結晶 (1)

香草莢內主要的香氣來源,就是香草醛,但天然的香草莢有270多種以上的芳香分子一同組成這複雜的香氣,是化學合成無法取代的,香草醛是一種白色至淡黃色針狀結晶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式為C₈H₈O₃,也是一種廣泛使用的可食用香料,天然的香草莢陳化過程當中,部分開裂的果莢會產生香草醛結晶的現象,代表香草醛含量相當高,不少人看到此現象還以為是發霉的狀況,請不要太過擔心。

 

香草莢生豆的收購價格

1.近期看到香草莢社團的統計,香草農民會自行後製豆莢的比例相當高,但我相信占比會遠遠高於ˋ這個數字,第一是好奇心驅使,都種出來了怎麼不試看看,第二是生豆莢的收購價格是熟豆的十分之一,只要在經歷6~8個月的時間發酵,價格會是生豆的2~3倍以上(但要承擔發酵不成功之風險,還有繁瑣的工序),基於以上可能,未來的香草品牌會相當多,台灣遍地開花,但不免可能有次級品流入市場,需注意品質,消費者會有更多選擇的機會。

2.常常有農民會提到,種植香莢蘭有【保證收購】的可能嗎?答案當然是不可能的,第一是國際市場的波動,收購價格大家可能都不歡喜,第二是果莢的品質,如短莢、果莢過熟、種子甚少等問題,一分地可產約莫數萬條果莢,品管問題相當繁雜,第三是香莢蘭是否用藥,後續檢驗的費用是否一起承擔,產生的額外成本應該沒人想吸收,第四是各個小農採收果莢時間不一定且量少,一樣的發酵工序卻要做好多次,曠日廢時,基於以上理由,相信廠商們一定只會跟熟識的農民合作,也是人之常情。

3.收購價格如何定義,這真的是一個大問題,國際市場的價格繪聲繪影,也很難有一定依據(如能提供資訊給我們更好),台灣豆莢的市場接受度也需一再測試,畢竟本土品牌、有機、友善耕作,會有特定消費者會支持,但需要付出的通路、行銷、廣告、倉儲、運輸成本等問題,要誰來吸收,當然最大的考量還是品質,這都是相當大可以議價的空間,說它是黑金沒錯,但黑金好不好賣,種植前一定都要思考這些問題。

大溪地香草莢介紹

大溪地香草莢可是香草裡的夢幻逸品,相信不少烘焙師傅對於它可是情有獨鍾,與目前台灣所種植的墨西哥(波本)香莢蘭是不同的品種,產量相當稀少。
大溪地香草莢的知名品牌為法國 Alain ABEL,主要的種植區域是法屬玻里尼西亞(大溪地只是其中一個島嶼),於1843年歸屬法國,大溪地可是世界知名的觀光景點,有全世界最浪漫的島嶼之稱。
但主要種植大溪地香莢蘭的區域是在塔哈島、賴阿特阿島與波拉波拉島上,而包裝上會有明顯的三個英文字母,主要是區別種植區域:
Grand Cru Tahaa 的T是種植於塔哈島,果莢含有豐富的水果香氣
Grand Cru Raiatea的R是種植於賴阿特阿島,果莢有焦糖和茴香的美味
Grand Cru Bora Bora 則是種植於波拉波拉島,果莢有著李子,香草,甘草和巧克力的甜香
雖然說有這樣香氣的區別,但對於剛接觸香草的朋友來說,要分辨產地還是有一定的難度。
剛拿到大溪地果莢的第一個感覺,就是怎麼會這麼粗,因為果莢的含水率約50%左右,所以相對果莢較飽滿,同樣1公斤的香草豆莢,大溪地的豆莢會比波本豆莢少上許多,而且價格也較貴,所以在烘焙的選擇上,市場還是以墨西哥香草莢為主,大溪地果莢富含油脂,外觀看起來相當油亮,因大溪地果莢含有茴香醛的成份,果莢帶有花香氣與果香氣等,風味可說是相當美妙。